详解《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的进阶亮点发表时间:2018-05-08 11:30:27 人气:
一.补齐短板 完善体系
1.目前药品标准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哪几方面?标准完善面临怎样的问题?
目前药品标准的短板主要是标准缺失、标准落后、标准不管用、标准执行不到位等,这些短板在一些具体品种或一类品种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药品上市标准不高,缺乏原研产品作为参比制剂。一是标准缺失,比如在中药材和饮片的安全性控制方面,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元素虽然有了检测方法,但对具体品种的检测限度由于缺少大数据(多批次、环境背景)的积累和分析,故无法进行科学的设定。二是标准落后,主要是一些早年由地方批准上市后又上升为国家标准的老品种,标准不完善、质量控制水平不高。三是标准不管用,在化学药一些标准中虽然建立了杂质检查方法,规定了检测限度,但并没有针对有毒杂质进行控制。一些中药标准中设立了中药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但这些指标成分并不一定是有效成分,因而不能真正代表药品的有效性。四是标准执行不到位,从企业层面来说,不能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标准,导致标准不能正确执行,还有个别不良企业不严格按标准规定的处方工艺执行,甚至钻标准的空子。从监管部门来说,监督标准执行不力,或对违反标准的行为处罚不严。
今后加强和完善药品标准的主要任务是以发现风险、控制风险,满足监管工作需要为目的,问题导向,补齐短板,重点在安全性控制,兼顾有效性控制,不断完善标准,持续改进提升质量。
2.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如何破解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掺假造假“潜规则”?
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的质量指标所做的技术规定。药典标准是检验和评价药品质量的工具或依据,所以说标准是监管执法的准绳,也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做好药品标准工作,制定科学严谨、适用管用的标准,对于有效监管、精准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进步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为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服务,也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制造假冒伪劣药品。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就要求我们的药品标准工作者要有高超的本领、过硬的功夫,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及时排查“高风险”,善于挑战“潜规则”。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风险、管控风险、防范风险为目的制定和修订药品标准。一般来说,药品标准主要针对合法企业及其产品规定,对于行业中的一些不良企业和不法分子摻假造假行为针对性措施不强,未来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首先,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要与各种药品监管活动信息共享、联动,及时发现“潜规则”信号: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进分析技术和方法解决检验中的难题,为提高控制质量和安全能力提供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与补充检验方法协同配合,提高检验的靶向性。其次,根据监管需要,将专属性强、鉴别力好、成熟度高的检验方法纳入标准。总之,药典的制修订工作要接地气,紧密联系监管实际,还要科学高效,及时满足监管需求,充分体现药典标准的主要功能作用,即鼓励好药,淘汰劣药,鉴别真伪,评判优良,更好地为监管服务。
3.第十一届药典委全体委员大会提出要研究新药的上市标准、橙皮书和药典的关系。2020版药典中如何体现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定义和特点
1.新药标准即药品注册标准,是由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给申请人所申报新药的特定标准,具有唯一的标准编号。药品注册标准也属于国家标准的组成部分,生产该药品的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同一品种不同企业被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存在不同,不能混用。此外,药品注册标准也包括仿制药注册标准,在批准仿制药上市时,会根据申请人研究的情况向申请人核发仿制药注册标准,该标准部分项目可能会高于同品种的药典标准或新药注册标准。
2.药典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水平、检测技术水平、监督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最基本的法定要求,是基础标准、安全标准或门槛标准,是国家统一通用标准。被收载于《中国药典》的药品标准,相关企业均应执行。现行《中国药典》主要收载我国临床常用(基药和医保社保品种等)、疗效肯定、质量稳定(工艺成熟)、质控标准较完善的品种。《中国药典》的制修订由国家药典委组织医药学专家委员会进行严格遴选。
3.橙皮书存在的直接形式是批准药品信息的数据库。美国的橙皮书中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的基本信息、参比制剂标识、治疗等效性标识、专利和数据保护信息等。橙皮书不属于标准范畴,但可考虑将药品注册标准编号作为《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橙皮书)的药品基本信息之一,进而与药品注册标准进行链接。此外,橙皮书确立了参比制剂,这就是标尺。对橙皮书中作为参比制剂收载的原研药或首仿药,药典收载时应优先考虑。仿制药要从单纯“仿标准”向“仿品种”转变,既要药学等效,也要生物等效。进入药典的品种或作为标准品的候选物要标准高、要求严,真正起到标杆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既包括国外药典标准,也包括核准的原研药标准。
(二)相互关系
1.品种范围不完全相同。《中国药典》并未涵盖所有的药品注册标准,其原因如下:一是历史原因。地标整顿完成后,部分不同企业的药品注册标准统一规范为部颁局颁标准,部颁局颁标准也属于国家统一通用标准。二是尚不符合《中国药典》收载原则。由于刚批的新药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不符合《中国药典》“成熟稳定”的收载原则,故一般不予收载。三是颁布时间不同步。《中国药典》每5年修订一次,虽然期间可能会颁布增补本,但与药品注册标准的颁布仍存在时间差。
2.药典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当同品种多个注册标准并存且出现较大差异时,需要制定统一规范、强制权威的国家药品标准或药典标准。被收载于《中国药典》的药品注册标准,生产企业执行的药品注册标准不得低于或宽于药典标准。
综上,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是以《中国药典》为核心,部颁局颁标准为外延,药品注册标准为基础而构成,三种药品标准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互动提高的关系。
3.橙皮书记载新药及其标准,而药典标准主要应基于橙皮书收载的新药标准,以此为标杆。因此,新药标准、橙皮书和药典是递进的关系,不可错位。此外,新药标准多体现“个性化”,而药典标准收载了许多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适用于所有已上市药品。
4.药典历次更新迭代,在提高药品标准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
《中国药典》历次更新迭代,标准提高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控制项目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这是历版药典追求的目标和确定的任务。随着现代分析技术(比如光谱、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等)的飞速发展和高精尖仪器设备的普遍应用,使许多药物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得以实现,因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水平大幅提升。
5.以往的药典修订时都会有一些争议,在新版药典修订之际,如何能吸收更多意见,从而促进药典完善?
药典的制修订有时的确是一个协调各方诉求,寻求利益平衡的博弈过程,有争议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标准的制修订过程要公开、公正、公平,讨论问题要相互尊重、允许百家争鸣。“开门定标准”是药典委一贯遵循的原则,欢迎大家挑错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药典委致力于推动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药品标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第三方参与药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标准研究和提高方面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和经费等投入,积极支持、指导和参与社会团体标准的制定。
药品生产企业参加药品标准研究和提高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根据本企业药品生产及质量情况,在采用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法不断完善药品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后向药典委提出国家药品标准立项建议或申请;
(二)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申请承担国家标准的研究起草工作或前瞻性研究项目;
(三)研究提供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候选物、对照物质或参比制剂;
(四)按照公示的国家药品标准草案开展生产验证或标准复核工作,并提供有关验证或复核数据;
(五)参与或支持国家药品标准相关配套丛书、著作等各种出版物的编制、出版工作;
(六)参与或支持国家药品标准管理部门开展《中国药典》宣贯、培训、推广工作;
(七)参与或支持我国参加的国际药品标准制修订、技术合作交流以及标准互认活动;
(八)参与或列席参加国家药品标准的有关审核、咨询或讨论会议。
引导和激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药品标准工作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药品标准研究的主要起草人(或机构)署名并予公示;二是对标准物质候选物提供者署名并予公示;三是对上述企业和机构颁发荣誉证书;四是与符合资质和条件的企业、机构或社会联合体共同建立药品标准培训基地并予授牌;五是与符合资质和条件的机构或社会联合体共同设立国家药品标准研究基地;六是对为药品标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或奖励;七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工作程序和机制,由一次公示改为两次公示,即增加一次起草单位完成起草方案后的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标准出现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认真纠正。
二、建立机制 促进改
1.2020年版药典的工作基调由注重药品的收载数量,转变为注重药品内在质量提升,是如何体现的?
药典品种收载以优化增量、减少存量为原则,数量适度增加,质量宁缺毋滥,对标国际标准,瞄准先进,寻找差距,迎头追赶。此外,要建立国家药品标准淘汰机制,标准要“有进有出”,加大标准淘汰力度,对已经取消文号、长期不生产、质量不可控、剂型不合理、稳定性不高的药品标准“做减法”或终止标准的效力。
2.怎么理解建立国家药品标准的淘汰机制?有些标准被剔除出药典意味着什么?
对已经取消药品批准文号、长期不生产、质量不可控、剂型不合理、稳定性不高的药品标准“做减法”或终止标准的效力,从而实现标准的淘汰。剔除药典意味着该品种不符合药典收载原则,标准虽然继续有效但应进行提高和完善,如标准涉及安全性不可控的问题则应立即终止标准执行,提高后执行新的标准。还有一些药典剔除品种属于国际不认可或国家不鼓励发展的,未来可能随着市场竞争逐步淘汰。
建立国家药品标准淘汰机制,主要是想通过建立健全药典品种进出的遴选原则,淘汰一些落后产品和落后标准。
3.仿制药的标准提升会在2020年版药典中有所体现吗?
是的。仿制药经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其标准已对标原研药进行了比对研究,这些成果将体现在2020年版药典中,比如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和实验条件有着较大改进的空间。
4.改革过程中药品质量疗效提高如何在药典中及时体现?
药品质量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真伪、纯度、品质优良度,三者集中表现为药品使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品标准是衡量药品质量的具体规定,是评判药品质量符合性的依据。药品标准的高低可以反映药品质量的优劣。
目前药品监管部门正在大力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其主要目的:一是鼓励创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二是提高药品质量和疗效,淘汰落后产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方面药典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药典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首先要以临床应用为导向,及时发现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体现标准有效管用。这就要求标准工作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发现的风险信号,深入分析找出引起安全性风险的因素,在标准中加以控制;还要与药品质量评价性抽验工作紧密结合,及时发现标准缺失或不完善等问题,补齐短板,防范系统性风险。其次,要及时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成果体现到药典编制工作中去,要以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和今后列入我国橙皮书的产品为标杆来制定和修订药典标准。一方面,要使这些药品的标准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真正能够控制药品质量,能够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为我国仿制药确立一个高的门槛标准;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药品的质量参数通过标准规定固定下来,实现对这些品种批间一致性的动态监管和质量可控,我们的仿制药不光要与原研药一致,还要确保评价时候的药品和评价后的药品一致,这才是真正的一致性。
5.药典的编制有哪些现实用途,在我国药品生产研发、注册审批等环节有何地位和意义?
药典编制是在对已上市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标准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以高质量产品为标杆,制订高水平的药品标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及时发现上市中标准缺失或不完善等问题,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上市药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药典收载品种及其标准是对已上市药品的再研究、再确认、再审查。在对已上市药品充分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药典通用性技术要求,为药品研究和注册审批提供规范化的指导,使医药创新从开始就在一个规范的技术平台上进行。药典对我国药品研发、注册审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我国仿制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6.国家药典委按照何种原则成立各专委会?新一届药典委员会将如何开展工作?
药典委各专委会的设置主要根据医药科技的发展,以及对药品质量控制技术的提高和药品标准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针对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中药农药残留、重金属问题,新设立了中药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研究审核中药农残、重金属标准的建立;为适应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为生物医药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本届药典委员会还新设立了生物制品通则专业委员会。
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将根据《编制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和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任务,将以结果为导向尽快研究落实本专业领域的编制任务和研究项目。将按照新版药典大纲要求开展药品标准工作规划和部署,积极推进已经开展的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在工作中,药典委员会将针对当前社会普遍聚焦的药品质量和药品安全热点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药品标准制修订将“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临床用药需求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为重点,广泛开展调研、深入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药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保障公众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
三、临床导向 接轨国际
1. 2020年版药典在新增品种方面都有哪些考虑?
在经过历版药典收载品种大幅增长后,2015年版药典达到了基本药物、医保药品全覆盖,能够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2020年版药典品种收载适度增长。一是要考虑目录的调整。二是工作基调由注重药品的收载数量,向注重药品内在质量的提升转变。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是要更加强调质量,以解决临床存在问题为导向,充分体现药品标准提高效果实实在在的意义。三是完善药典品种收载原则,收载品种要适应临床治疗用药指南调整变化的需要;收载品种的重点要转为原料药、中药材、药用辅料,以及批准上市的新药和新产品。在保证制剂生产用原辅料标准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我国医药创新成果。在考虑国家药品标准整体状况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版药典收载品种数预计达到6400个左右,其中中药增加品种约220个,化学药增加品种约420个,生物制品增加品种收载30个,药用辅料增加品种约100个,药包材品种收载30个,共约800个。
2.中药标准如何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
《中国药典》要走继承与发展的道路,巩固和扩大中药标准化成果,继续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在中药鉴别、含量测定、安全性控制等方面,我们要将长期积累的质控经验和成果,主导中药质量控制的国际话语权。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将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应用于中药的质量研究,在中药安全性控制方面,要加强检测大数据分析,中药材安全性控制指标限度的制定,实现既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又要保证中药产业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中药成分和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在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建立生物学效力测定方法上有所突破,不断引领国际中药质量控制的方向。
3.我国医药产业正在加速国际化,中国药典将增加哪些与国际接轨的内容?
随着《中国药典》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药典收载的化学药、生物药、药用辅料等标准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药典标准之间的差距。现在《中国药典》已经和美国、英国、欧洲药典一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制定《国际药典》的主要参考之一。《中国药典》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在传播我国中医药文化,展示我国药品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中国药典》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标准先行是全球药品进出口贸易的“敲门砖”和“铺路石”,特别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正式成为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成员以后,中国药品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2020年版药典制修订中,将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科学理念,更加注重与国际药品通用性技术标准的统一协调。
4.我国制药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的能力和内在动力不足,应当如何激发企业提高标准的动力?
主要应当通过加快推进国家药品标准形成机制改革的进程,即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专家指导、社会参与、国际协调”的药品标准工作新机制来引导和激发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政府引导。政府的宏观管理地位决定了其对药品标准的引导作用不可替代,主要表现在:作为决策者提出并实施国家药品标准化战略;作为管理者组织制定强制性的药品标准;作为推动者组织有关力量将我国药品标准推向国际市场,并争取在国际标准中更多地反映我国技术;作为指导者引导药品行业协会研究制定行业标准;作为协调者综合协调和平衡好各种标准以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作为服务者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或给予资金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药品标准。
二、企业主体。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1.是根据企业自身定位,积极开展本企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在采纳和吸收国际药品标准和国家药品标准的基础上,形成既有自身技术特点又有竞争力的药品标准;2.积极从事行业的药品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成为主导者;3.代表企业或行业积极参与国家药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成为主要力量和贡献者;4.积极争取参与国际药品标准的制修订活动,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熟悉与了解,影响国际标准的制定,使其内容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三、市场导向。市场(临床应用)导向就是要利用市场的作用,提高药品标准的市场价值和适应性。要使药品标准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
四、社会参与。药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应当更多地调动地方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和参与药品标准制定,充分利用媒体广泛介绍药品标准知识,宣传工作进展及成果。
四、检测先行 重点突破
1.随着药品抽检信息的进一步公开透明,民众发现药品尤其是中药饮片不合格、掺假造假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从完善标准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中药材及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是中药质量的根本,也是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中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和升级,我国中药材生产逐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产地初加工和专业中药材市场为主要环节的中药材产业,也形成了一批通过GMP认证并初具规模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但受资源紧缺、市场供需不平衡、产业链过长、生产技术和规范不完善、从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监管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种植养殖环节标准化、规范化落实不到位,滥用农药化肥等造成生长激素、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采收、产地初加工环节操作不规范导致劣质药材增多;中药饮片生产及流通环节违法染色增重、掺假使假现象时有发生;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现象屡禁不止,社会反映强烈。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安全,危害公众健康,阻碍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2020年版《中国药典》将进一步完善中药标准的检测项目,全面提升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点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与制定,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将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618种(饮片规格823个)药材品种中存在的缺炮制项、无质量控制项及质量控制不完善项等进行系统梳理,组织相关科研;将继续研究和建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外源性有害物质的高效灵敏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及其限量标准,并全面用于中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提升中药安全性控制水平;建立和完善有效成分测定、多成分测定以及特征/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并探索研究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全面提升中药有效性控制水平。
通过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不断完善追溯体系,加强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监管等,确保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2.2020年版药典将对中药材及饮片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有哪些新规?
在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控制方面,目前大多数国家药典主要制定了铅、镉、汞、砷的残留标准。我国目前是选择与中药材物质基础相近的国内外植物药和食品的相关限量规定作为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控制标准作为制订的主要参考依据,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依照实测数据进行规定。2015年版药典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重金属有害元素同时检测,还针对重金属在不同价态表现出不同的药理和毒性作用的特点,探索制定了汞和砷元素形态及其价态测定法,可以说在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水平上我国已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
在农残方面,2015年版药典共有6个品种规定了有机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分别是黄芪、甘草、人参、西洋参、人参总皂苷和人参茎叶总皂苷。收载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农药残留,与原收载的气相色谱法相比,具有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特点,可检测出229种农药残留,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材农药残留的检测种类以及检测限度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欧洲药典(8.4版)和美国药典(38版)建立了植物药农药残留限度规定,有70个限量要求,涉及到106种农药。
2015年版药典还新增了《〈9302〉中药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提供了中药中制定有害残留物最大限量的有关理论依据,最大限量理论值计算方法和有关影响限量制定的因素和一般步骤。
2020年版药典将进一步开展中药材安全性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的研究,全面制定中药材及饮片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根据《〈9302〉中药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结合国际有关限量标准,参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在对中药材有关污染物大规模监测数据基础上,通过国家科研立项开展相关工作,以相关研究资料、数据为支持,做好有关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制定工作,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造成的影响。
3.药典在制修订中药材标准上的难度和挑战有哪些?将如何解决?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是一个复杂过程,制修订的标准既要能与科学技术检测水平发展相适应,又要兼顾到医药产业发展水平,要建立科学、全面、可检验、能执行的标准,对于成分相对复杂的中药来说,其困难与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2020年版药典提出中药部分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中药标准继续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为实现这一目标,中药提出了解决方案。
安全性方面: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全面制定中药材及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全面制定易霉变中药材及饮片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有效控制内源性有毒成分对中药安全性产生的影响,重点解决符合中药特点的肝肾毒性预测及评价方法,制定中药安全用药检验标准及指导原则。
有效性方面:强化中药标准的专属性和整体性,不断创新和完善中药分析检验方法;重点开展基于中医临床疗效的生物评价和测定方法研究,探索建立以化学指标和生物活性相融合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将构建以中医临床为导向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
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详解《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的进阶亮点[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2018.3(170):21-29.
上一条:德国Gonotec参展第79届CMEF医博会 下一条:2024年全球畅销药TOP50 |